众瓴荣誉|本所多名律师入选崇川区律协第四届理事会工作委员会、业务委员会

 

2025年7月28日,南通市崇川区律师协会发布《关于成立崇川区律协第四届理事会工作委员会、业务委员会的通知》,公布了第四届理事会工作委员会和业务委员会机构及委员名单。本所郑黄梅、蔡发华、施锶、杨晶、黄家玮律师成功入选。

任职情况:

一、工作委员会

1、郑黄梅律师 行业党建工作委员会副主任

2、施 锶律师 女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

3、黄家玮律师 青年律师工作委员会委员

二、业务委员会

1、施 锶律师 行政法律业务委员会副主任

2、蔡发华律师 刑事法律业务委员会委员

3、杨 晶律师 民商事法律业务委员会委员

 

 

 

 

 

 

 

 

此次入选是对本所律师专业能力的高度肯定。未来,众瓴律所将继续秉持专业精神,承担社会责任,为法治建设添砖加瓦。

众瓴新闻|本所施锶律师受邀为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开展干部讲堂专题培训

2025年6月26日,南通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组织开展干部讲堂专题培训。作为中心法律顾问,本所施锶律师受邀担任主讲嘉宾,为中心各处室工作人员带来一场主题为“母子分公司控股关系全解析”的专业培训,助力提升交易中心业务规范性与法律风险防控能力。

施锶律师结合交易中心常见业务场景,围绕概念区分、政府采购及招投标规定解读、公司法重点条文解读、案例解析等方面,点明母子分公司控股关系在政府采购及招投标项目中的重要性,深入讲解分公司与子公司在法律地位、责任承担、组织架构等方面的本质差异,详细梳理分公司、子公司参与采购或招标项目的具体要求与限制条件,强调厘清相关法律概念对规范交易行为、避免法律纠纷的关键意义,通过对比分析为工作人员在实际操作中准确把握政策依据提供了有力指导。

培训过程中,参训人员就工作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与施锶律师展开深入交流。施锶律师结合具体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现场学习氛围浓厚,活动圆满结束。

 

众瓴新闻|《南通市市区城市照明管理办法》后评估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论证会

2025年6月26日,本所负责实施的《南通市市区城市照明管理办法》规范性文件后评估项目顺利通过专家论证会。

《办法》于2019年4月30日由南通市人民政府印发,同年7月1日起施行,对城市照明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监督管理等方面作出明确规范,对推进城市绿色照明工程建设,保障城市照明设施正常运行有着重要意义。2025年2月,《办法》被列为2025年度市政府规范性文件后评估对象,南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委托本所开展《办法》具体评估工作。

南通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成立的后评估小组就评估报告初稿召开本次专家论证会,本所朱一葵、郑黄梅、黄家玮律师作为实施单位代表参会,郑黄梅律师在会上汇报了评估报告初稿基本情况,与会专家及相关领导围绕报告进行了深入研讨,为提升南通城市照明管理水平提供有力支撑。

 

虹瓴守护 | 双节同庆 温暖童心

当儿童节的欢声笑语遇上端午节的粽香四溢,众瓴律所党支部携手虹桥街道办事处共建的“虹瓴守护”公益服务品牌,用爱编织了一场意义非凡的双节活动,为虹桥街道13个有儿童的困难家庭送去了温暖与关怀。

活动伊始,众瓴律所律师开展了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普法活动。通过PPT展示、情景模拟、视频讲解等多样化形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生动鲜活的案例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条文转化为孩子们易于理解的故事;还围绕校园欺凌、网络安全、家庭监护等与孩子生活息息相关的场景,详细讲解如何在危险情境下保护自己,引导孩子学会向老师、家长求助,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权益。

众瓴律所的党员律师们还化身“爱心使者”,根据孩子们不同的年龄段,精心挑选了丰富的礼物。充满趣味与益智性的七巧板,能激发低龄儿童的创造力;实用的保温杯,承载着对孩子们健康的关怀;舒适的T恤,为孩子们带来贴心的温暖;经典的四大名著,则为大龄孩子打开了知识的宝库。每一份礼物,都饱含着对孩子们的美好期许。

此次活动,不仅为困难家庭的孩子们送上了节日的祝福,更传递了社会的关爱与温暖。未来,众瓴律所将继续秉持公益初心,让“虹瓴守护”公益服务品牌的光芒照亮更多孩子的成长之路。

众瓴普法 | 侨法宣传强保障,法律咨询守安宁

芳菲五月,蔷薇爬满围墙,蝉鸣渐起,社区里处处洋溢着烟火气息。众瓴律所作为虹桥街道社区律师,化身 “法律及时雨”,与虹桥街道办事处各社区展开深度联动,为居民提供法律咨询和侨法普法活动,用实际行动诠释法治温度,开启法律护航之旅。

 

 

 

 

 

 

 

 

在法律咨询活动中,众瓴律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构建起高效的法律服务体系。面对居民多样的法律诉求,众瓴律所律师依据不同领域的法律规范,从证据收集、法律适用到诉讼程序等多个维度,为居民提供系统性的法律建议。

 

 

 

 

 

 

 

 

与此同时,侨法普法活动也如火如荼地开展着。为切实保障侨胞和归侨侨眷的合法权益,营造知侨法、懂侨法、用侨法、护侨益的良好氛围,众瓴律所律师针对出国探亲、回国定居、子女就学等涉侨政策问题进行详细解读。通过真实案例分析,让大家深刻理解侨法内涵,提升侨界群体依法维权意识。

众瓴律所始终秉持着服务社会的理念,积极参与社区活动。未来,我们也将持续深入社区,开展更多形式多样的法律活动,为社区居民的美好生活筑牢法律基石,让法律的阳光温暖每一个角落。

众瓴律师|本所立法团队参加《南通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新闻发布会

2025年4月21日,南通市召开南通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暨《南通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

发布会由市政府新闻办专职副主任缪小娟主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加明发布南通市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成果,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钱永忠介绍了《条例》的立法背景、主要过程及贯彻执行要求,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党组成员、知识产权专职副局长蒋爱龙对《条例》的立法特点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南通大学副校长华亮、市中级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审判委员会专职委员、三级高级法官吴亚峰、市检察院党组成员、副检察长、三级高级检察官孙亚、市公安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正处职一级高级警长郭玉家分别就专利转化运用、司法保护、检察保护、刑事保护接受记者提问。

《条例》将于2025年4月26日起正式施行。本所朱一葵、郑黄梅、黄家玮律师作为《条例》第三方立法团队参加了本次发布会。

虹瓴守护 | 法润巾帼心 守护“她”权益

阳春三月,春暖花开。在第115个”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来临之际,众瓴律所党支部携手虹桥街道办事处共建的“虹瓴守护”公益服务品牌开展了妇女权益法律知识普法系列活动,为街道的女性朋友们送上了一份温暖而实用的“法治礼物”。

 

 

 

 

 

 

 

 

 

 

 

 

 

 

活动伊始,众瓴律所律师以“妇女权益保护”为主题,结合《妇女权益保障法》《反家庭暴力法》等法律法规,聚焦婚姻家庭、财产继承、职场平等、人身安全等女性关心的热点问题,用生动的案例和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女性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如果遭遇家庭暴力,应该如何取证?”“职场中遇到性别歧视,该如何应对?”……现场女性朋友们纷纷提出自己的疑问,律师一一耐心解答,并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法律建议。大家纷纷表示,这样的普法课堂既实用又贴心,真正让法律走进了生活。

 

 

 

 

 

 

 

为了让普法系列活动更加生动有趣,众瓴律所党支部本次特别设置了趣味竞答环节,题目围绕妇女权益保护的相关知识设计,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等内容巧妙融入竞答,在场女性朋友们踊跃参与,争相抢答,现场气氛热烈。
“原来法律离我们这么近!”“这些问题让我学到了很多新知识!”参与竞答的女性朋友们不仅收获了小礼品,更在欢声笑语中加深了对法律知识的理解。

 

一直以来,众瓴律所党支部高度重视妇女权益保护工作,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多次与虹桥街道合作开展”虹瓴守护”公益服务品牌法律活动。未来,众瓴律所党支部将继续发挥专业优势,不断创新普法形式,为维护妇女合法权益、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贡献力量。

众瓴荣誉|朱一葵律师、施锶律师立法建议获国家立法机关采纳

近日,南通市海门区人大常委会召开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海门基层立法联系点2025年工作会议。会议通报了2024年度立法建议采纳情况,本所朱一葵律师、施锶律师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修订草案)》意见征询过程中提出的建议被国家立法机关采纳。

朱一葵律师作为代表在会上发言,分享了她在立法工作中的经验与感悟。她提到,立法工作不仅是一项技术性工作,更是一项承载着重大政治责任的神圣使命。立法工作任重而道远,但每一次努力都是法治大厦的一块砖,每一份坚持都是公平正义的一束光。多年来,朱一葵律师及其团队怀揣着对立法事业的满腔热忱,从最初的青涩摸索,到如今参与多部地方法规的起草,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2024年,朱一葵律师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普及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法治宣传教育法》6部全国人大制定或修订的法律提出了修改意见。

此次立法建议的采纳,是对本所能力的高度肯定。未来,众瓴律所将继续秉持专业精神,积极参与国家法治建设,为推动法治社会的进步贡献力量。

“虹瓴守护”| 情满虹桥街 爱与法同行

众瓴律所一直以来与崇川区虹桥街道保持着良好的公益合作关系,作为街道的社区律师,多次合作开展“虹瓴守护”系列公益法律服务活动。值此新春佳节来临之际,虹桥街道和众瓴律所共建的“虹瓴守护”公益服务品牌开展了“迎新春”系列活动。

虹桥街道老旧小区多,常住人口中有大量老年人、外来人员。针对这一特点,1月13日“虹瓴守护”公益团队开展了2025年首场法治讲座。“虹瓴守护”公益团队成员李宁律师,针对“快递反诈”“快递投诉”“农民工讨薪”“好意搭乘”“劝酒行为”“酒驾、醉驾”等春节期间常见法律问题进行法律解释、案例解读。

讲座结束后,居民向李宁律师咨询日常生活中的法律问题。

 

1月16日,临近春节,“虹瓴守护”公益团队集中慰问了虹桥街道11户贫困、失独、孤寡、残疾等困难家庭。

“虹瓴守护”公益团队向困难家庭代表发放过节物资和新春红包,与家庭代表交谈,关切询问困难人员的身体情况和生活近况,鼓励家庭代表对生活继续保持乐观积极的态度,并在现场提供一对一免费法律咨询。

“虹瓴守护”公益团队是众瓴律所于2021年启动的“律动江海&江海暖阳”公益服务品牌的延伸,“迎新春”扶贫济困活动已经成为众瓴律所回馈社会的一项标志性公益服务,承载着律所始终坚守的社会责任与担当。

众瓴律师|本所立法团队参与起草的两部市级地方性法规批准公布

2024年度,本所立法团队参与了南通市人大两个地方性法规的起草工作——《南通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南通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近日两部条例均由南通市人大通过、江苏省人大批准,已经向社会公布。

01《南通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

近年来,南通市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在知识产权创造、保护、运用、管理和服务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获评了“国家知识产权强市建设示范城市”、第二批“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城市”。

·2024年1月,《南通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被列为南通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立法计划的正式项目。

·本所接受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由朱一葵律师、郑黄梅律师等5名律师组成第三方立法团队,全流程协助《南通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

·2024年1月-10月,市市监局、市司法局、市人大、第三方立法团队紧密配合,开展条例起草、调研等工作。
·2024年10月30日,南通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该条例。
·2024年11月28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该条例,予以公布,自2025年4月26日起施行。
经过市市监局、市司法局、市人大的不断研究、打磨,以及第三方立法团队的协作配合,《南通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顺利出台。
本所第三方立法团队全流程协助《南通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的起草工作,包括协助草拟问题清单、协助形成征求意见稿及立法对照表等材料、协助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协助召开座谈会及听证会等调研会议等。
《南通市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条例》共6章52条,在知识产权促进和保护方面有着鲜明的机制创新和南通特色,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其中关于“专业市场知识产权保护、海外知识产权保护、企业上市知识产权服务、知识产权总监制度、专利侵权纠纷行政裁决委托制度、人工智能作品著作权集体管理”等诸多内容,在立法中属于创新之举。该条例的制定,对于我市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促进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非常重要的引导、推动、规范和保障作用。
02《南通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随着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外卖”已经越来越广泛地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在带来便捷和更多选择的同时,其中存在的食品安全风险隐患也越来越成为社会关心的热点和食品安全监管的重点。加强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的监管对守护广大市民“舌尖上的安全”、保障消费者合法权益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2024年1月,《南通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被列为南通市人大常委会2024年立法计划的“小快灵”形式调研项目,实行绿色通道机制,在调研过程中条件成熟的,可以按程序增加列入立法计划。
·本所接受南通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委托,由朱一葵律师、施锶律师等5名律师组成第三方立法团队,全流程协助该条例的调研工作。
·2024年1月-5月,市市监局、市司法局、市人大、第三方立法团队紧密配合,开展调研等工作,形成调研报告。
·2024年5月,经南通市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34次主任会议讨论通过并报市委同意,将调研项目《南通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转为立法正式项目。
·2024年5月-9月,市市监局、市司法局、市人大、第三方立法团队紧密配合,开展条例起草、征求意见等工作。
·2024年9月29日,南通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一次会议通过该条例。
·2024年11月28日,江苏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批准该条例,予以公布,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
2020年11月1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上指出:“要研究丰富立法形式,可以搞一些‘大块头’,也要搞一些‘小快灵’,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习近平总书记用“大块头”与“小快灵”的语言形象描述了两种不同的立法形式。相对于立法结构完整、调整内容广泛的“大块头”立法,“小快灵”立法的立法形式简单、立法速度快,并能有效提高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本所第三方团队在协助调研和立法过程中,始终秉持“小快灵”立法的原则,做到调研问题精准、制度设计凝练,协助市市监局、市司法局、市人大在一年度内顺利完成《南通市网络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的调研和立法工作。
网络餐饮食品安全立法,切口虽小,但是针对具体问题设计了制度,使切口更深更准更实,也体现了大格局、大民生、大担当。起草小组及第三方立法团队在一年时间内完成了调研和立法工作,速度快、效率高。条例内容短小精悍,力求管用好用,在解决具体问题时灵光、灵验。